线段构造方法

创建要素时,最常用到的是“创建要素”窗口中的构造工具以及“编辑器”工具条上的构造方法。例如,利用这些工具,您可以创建线、弧、正切曲线、交叉点或中点处的折点,还可以基于其他要素的距离和方向创建折点或通过沿现有线段追踪来创建新线段。

默认情况下,“线”工具和“面”工具可在单击的折点之间创建直线段。这些工具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定义要素的形状,例如,创建曲线或追踪现有要素。这些属于构造方法,位于“编辑器”工具条上。要创建曲线段,可在“编辑器”工具条的选项板中单击对应的构造类型,然后在地图上绘制曲线。绘制完每条线段后还可在构造类型之间进行切换,使您能够构建所需的准确形状。例如,如果要绘制带有转弯的道路,您可能希望某些部分是直的,而某些部分是弯曲的。要执行此操作,可先使用“直线段”实现直线段的数字化,然后单击曲线段构造方法创建曲线。

要使用要素构造方法,您可以使用“编辑器”工具条或“要素构造”弹出式微型工具条。

每当使用可用来创建线段的草图工具(例如“线”或“面”工具)单击地图时,就会出现“要素构造”工具条。此工具条可提供“编辑器”工具条上线段构造方法的快捷方式,因此可创建直线段或曲线段以及轻松访问任何其他的构造方法。单击地图时,“要素构造”工具条将跟随您所单击的位置。此工具条不能停靠在某个位置,而是在草图中自由移动。如果发现该工具条恰好处于要放置新折点的位置,可按 TAB 键对其重新定位。按 SHIFT+TAB 可临时隐藏该工具条。

提供了以下几种构造方法。

“直线段”构造方法

“直线段”构造方法 “直线段”构造方法 是对线要素折点或面要素折点进行数字化的默认方法。每次单击都将放置一个折点,而折点之间的线段是直线。

“直线段”构造方法

“弧”构造方法

“弧”构造方法 “弧段”构造方法 用于创建参数(真)曲线线段。参数曲线并不是由多个折点构成的,它仅具有两个作为端点的折点。可使用航空照片影像作为背景,通过“弧”构造方法对死胡同进行数字化。

使用“弧”构造方法

“贝塞尔”构造方法

“贝塞尔”构造方法 “贝塞尔曲线段”构造方法 用于构造平滑曲线。您可使用控点更改曲线的角度、高度和形状。如果旋转控点,则可创建 S 型曲线。

使用“贝塞尔”构造方法

“方向-距离”构造方法

“方向-距离”构造方法 “方向-距离”构造方法 可使用与已知点的距离和已知点的方向创建点或折点,从而定义方位线。例如,可按距某一建筑物的拐角的指定距离和与另一建筑物的拐角形成的指定角度确定电线杆的位置。

使用“方向-距离”构造方法

“距离-距离”构造方法

“距离-距离”构造方法 “距离-距离”构造方法 可用于在分别以两个点为圆心以指定距离为半径的两个圆的相交处创建点或折点。例如,可使用“距离-距离”构造方法根据野外测量值确定新电线杆的位置。计划将电线杆置于距某一建筑物的拐角 50 英尺且距另一建筑物的拐角 75 英尺的位置。“距离-距离”构造方法将以两处拐角为圆心并以相应距离为半径创建两个圆,以确定可供放置电线杆的两个可能的交叉点。

使用“距离-距离”构造方法

“端点弧”构造方法

“端点弧”构造方法 “端点弧段”构造方法 可用于指定曲线的起始点和终点,然后定义曲线的半径。在已知弧的起点和终点以及死胡同的半径的情况下,此构造方法在为死胡同绘制草图时特别有用。

使用“端点弧”构造方法

“交叉点”构造方法

“交叉点”构造方法 “交叉点”构造方法 用于在两条经适当延长后可相交的线段的相交处创建点或折点。以下示例中,将使用“交叉点”构造方法在与 L 形建筑物相邻的位置创建停车场。停车场的外角应位于该建筑物的两面外墙延长后的交叉点。

使用“交叉点”构造方法

“中点”构造方法

“中点”构造方法 “中点”构造方法 可通过单击确定两个点来放置一个点或折点;新的点或折点将放置在所确定的两点之间的线段的中点处。如果您想基于宗地数据创建街道中心线,可以使用“中点”构造方法在道路两侧的宗地之间直接创建折点。

使用“中点”构造方法

“直角”构造方法

“直角”构造方法 “直角段”构造方法 只能创建与前一线段成 90 度角(成直角)的线段。您可以使用“直角”构造方法创建建筑物覆盖区或其他具有方形拐角的要素。

使用“直角”构造方法

“切线”构造方法

“切线”构造方法 “正切曲线段”构造方法 用于添加与先前草绘的线段相切的线段。此构造方法适用于为铁路线绘制草图,铁路线草图中的曲线几乎总是与先前绘制的线段相切。要创建正切曲线,您首先需要使用其他草图构造方法中的一种草绘一条线段。

使用“切线”构造方法

“追踪”构造方法

“追踪”构造方法 “追踪”构造方法 可用于沿现有线段创建线段。假设您要添加的新道路轮廓要素偏离细分宗地的前方 15 米。您可沿现有线要素进行追踪,而无需输入各线段的角度和长度。

使用“追踪”构造方法

相关主题


7/10/2012